• 欢迎访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

专业评估

2018年度我校首批本科专业自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5日 作者:张恒业

2018年度我校首批本科专业自评工作总结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河南省教育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文件精神,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按照学校2018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的要求,在2018年下半年组织了全校首批本科专业自评工作。现将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业评估的背景和我校首批自评开展情况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育部201110月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提出建立健全“五位一体”本科质量保障新体系(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

本科专业认证与评估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推进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评估及认证体系,即:基于“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开展所有专业的合格认证(保合格);基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展专业国家质量标准认证(上水平);基于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国际认证(追卓越)。

2016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 [2016] 6号),要求各省成立省级教指委,研究制定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数据平台,试行评价制度。

20167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实施方案》(教高[2016] 616号),决定在全省本科院校中选择10个学科中布点较多的10个专业试行评估,委托新成立的10个专业教指委,制定了相应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开设有此类专业、已有3届毕业生的学校(专业)必须参加试评估。2016年完成10个专业(184个布点)的评估,2017年完成79个专业(1214个布点)的评估,2018年第三批开展了56个专业(520个布点)的评估。通过首轮三批,专业评估覆盖了全省布点在5个以上、毕业生在3届以上的全部本科(专业布点共1918个)。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专业评估与认证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关工作。20184月向各院部转发了共计89个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文件和学习材料。先后3次组织近三年将接受专业评估的10个本科专业院部,研究专业评估的基本要求和评估工作程序,深刻理解专业评估的要义。626日,召开了“本科专业评估专题培训研讨会”,邀请20132014年开办并招生的本科专业所在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共同学习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估方案,研讨学校本科专业评建工作,罗士喜校长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评估办张恒业副主任做了《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估的要义解读》专题辅导。

为提前做好迎评工作,学校依照河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评估的要求和程序,研究制定了确定了我校专业自评工作方案,201810月,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度本科专业自评工作的通知》(校政〔2018129号),确定了专业自查自评的原则、程序和重要观测点,对专业数据的填报、支撑材料整理归档、自评评分标准和方法、自评报告撰写等提出了详细要求。1114日,学校在图书馆多媒体会议室召开动员会,启动了专业自评工作。在为时两个多月自评工作中,评估办与相关院部密切沟通,与教务处、招就办、图书馆、实验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共同协调,各院系克服日常事务多、教学工作繁重等困难,认真细致开展工作。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于201913日完成了自查自评及材料报送。

201914日至10日,评估办聘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非参评专业所在学院(部)的各位院长(主任)、教学院长等,成立5个网评专家组(2个定性指标网评组、3个定量指标网评组),审阅各专业提交的专业自评材料,对照评估指标、评分标准实名打分。2019115日下午,评估办在生工楼A323召开“2018年本科专业自评专家研讨会”,参加专业评估网评的部分专家参加会议,对专业自评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交流,对各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摆,对各专业评价结果进行了认定。

二、专业自评暴露的问题

在本年度开展的专业自评自查中,各相关学院各克服工作头绪多,年底各项事务繁忙等困难,认真落实,统筹安排,仔细梳理,基本上完成了自查工作。但是,通过学校层面的专家网评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各学院对专业评估工作不仅在重视程度、统筹安排、材料的整理和提炼等方面存在差别,而且在专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一是在培养方案中,某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很好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我校的特点或特色。二是某些专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不清楚和不具体,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呼应不够,有的专业没有明确描述学生毕业3-5年的预期目标。三是某些专业的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课程设置存在不匹配现象,课程及课程模块的学时比例,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不够,不足以支撑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四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不够,具体措施较少、持续性差,对实施效果的描述不够具体或是支撑材料不足,没有对学生受益情况进行呈现。五是各个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实质性开展工作。

2. 专业师资队伍及教科研水平方面。一是各专业“专业生师比”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多数专业存在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也有的专业尽管专业教师数量多,但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及本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不匹配)。二是专业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偏低,最高的38.18%,最低的只有2.86%。三是具有国家级或省级高层次人才称号的教师各专业不平衡,农科、工科得分较高,而管理类偏低(有的专业甚至为0)。四是管理类专业中教授(或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的比例偏低,最低的只有58%。五是各专业具有行业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不平衡,最高的达到100,最低的只有38%。六是农、工科专业中青年教师(45周岁以下)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的比例偏低,最高33.33%,最低的只有11,11%。七是各教师科研成果水平普遍不高,且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多,出版专著较少,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数量过少(有的专业为0),个别专业主持国家级或省级等科研项目过少。八是管理类专业的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数量偏少。

3.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及图示资料方面。一是管理类专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偏低,个别专业近四年新增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甚至为0。二是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有正式协议且正常利用)数量偏少,或是缺乏相关的支撑材料。三是各专业的纸质图书资料总体有缺口,且各专业存在不平衡现象。

4. 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方面。一是升本以来各专业获得的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数量偏少。二是升本以来各专业教师参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量偏少,部分专业为0

5. 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各专业自身的质量监控措施、机制、环节不够完善,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或是材料支持度不够),缺乏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的相关措施及材料。

6. 培养效果方面。一是对优秀校友实际的挖掘不够,材料支持度不够。二是个别专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参与科研项目的人次数偏少,占本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低。三是有的专业没提供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材料和情况。四是各专业普遍存在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少、参与专利少的情况。

7. 专业特色方面。一是各专业普遍对特色的挖掘、提炼不够精准,总结不到位、不精辟,有的专业甚至总结的特色有56项。二是对专业特色的支撑材料整理不够系统和全面,材料支持度不够。

8.其他方面。一是个别学院对专业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够细致,提供的材料漏洞多、错误多,前后不对照,甚至经多次催促仍不能够全面提供或进行整改。二是个别学院对专业评估的统筹不够,没有进行科学的分工和协作,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高,材料归类不合理,甚至出现严重的材料缺项等现象。三是有的专业自评负责人对评估指标的内涵理解还不够到位,在撰写评估报告、填写专业信息表、整理支撑材料时把握不准,材料乱。

三、整改意见及建议

1.高度重视,落实责任。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开展专业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专业评估,是为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各专业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也是为了引导本科专业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2018年度我校开展的专业自评自查,是对我校首批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考量,做好专业评建不仅是为了迎接上级部门的专业评估和认证,也是为学校迎接本科合格评估打基础。因此,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教学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从学校层面到学院、专业教研室、每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广泛发动,建立好组织体系,层层划分责任、落实任务,把工作做细做实,通过专业评估为抓手,规范教学和专业建设,推进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 认真学习和研究评估指标和标准。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7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0个左右的观测点,重点是考察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及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度、专业教学条件及质量保障体系及运行状况、人才培养效果及专业特色,及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涉及到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条件和要素。评估指标体系、定性指标评价标准、定量指标核算方式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很强的导向性,其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开展评估,促进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使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体现到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特色和水平。因此,各相关院部和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评估指标和标准,深刻理解内涵,学校将适时组织交流和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和领会专业建设、专业评估方面的文件和政策,主动走出校门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以专业评估为契机转变教育观念,梳理专业建设成效,总结经验和特色,查摆薄弱环节。

3.强力推进,补齐短板。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本次开展的校内专业自评,对我们5年来的本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体检”,通过自评也发现了不少弱项和短板。评估办将会把专家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按专业整理后反馈给相关学院,也请各教学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梳理、深入分析、仔细研究制定评建的重点目标和任务,通过努力整改和强化建设,为迎接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评估和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统筹,形成良性机制。专业建设与迎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认真统筹、仔细安排。首先要按照标准建设好专业,提升专业内涵,各教学单位在迎评工作中要对相关工作进行科学的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要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和指标内涵撰写评估报告、提炼专业特色,按照要求认真收集、整理各项支撑材料,评估办要加强对档案材料建设的检查指导。

201934日)


下一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召开2018年度本科专业自评专家研讨会